TJU Alumni Forum 首页 TJU Alumni Forum
天津大学校友论坛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华尔街日报:全民破产或是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良方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TJU Alumni Forum 首页 -> 财经报道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灌汤小笼包



注册时间: 2011-03-25
帖子: 45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十月 13, 2011 3:51 am    发表主题: 华尔街日报:全民破产或是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良方 引用并回复

华尔街日报:全民破产或是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良方
想要解决经济危机吗?想让人们重新就业吗?想要刺激经济发展吗?

  这儿有一个办法。见效快。相对简便易行。

  但是,这个办法你不会喜欢。你肯定不会喜欢。

  违约。全国的债务人都按照《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破产保护。

  解决这一混乱局面的最快的办法是让全国数千万贷款购房者停止支付抵押借款,停止偿还其他债务,然后再让另外数百万人申请破产保护。

  我说过,这个办法你不会喜欢的。

  我也很不喜欢这个办法。人们借了那么多钱却不用还,肯定不是个办法。

  但是,你知道吗?避免这种结局的最好时机是在5年前或是10年前,也就是在钱借出去的时候。

  如今,良机已逝。

  用全国性破产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为止最少让人反感的办法。

  这是因为造成经济不景气的根本原因不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太多或太少,不是因为官僚主义、税率过高或过低、贫富差距日趋扩大、政府债务过多或过少,不是因为公司或穷人的缘故,也不是因为“贪婪”、“社会主义”、不是中国或是希腊的问题,也不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简而言之,各路“砖家”的说法都不对。

  原因在于债务,笨蛋。

  我们已经债台高筑,而且还远不止这些。如果说债务就像是一个大湖的话,我们现在就在湖底,而且被拴在湖底的铁锚上。目前,美国所有家庭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 13.3万亿美元。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3倍。在过去的11年里,这个数字翻了一番。目前,我们的负债比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都高。虽然经常听到“资产负债表正在改善”的长篇大论,但事实并非如此。与4年前的峰值相比,人们的负债总额仅降低了4%。

  其中很多债务是被减记的。

  美国四分之一以上的抵押借款的贷款余额高于房子的市值。很多房子的市值大大低于贷款余额。在内华达和佛罗里达等州,此类贷款总额简直是天文数字。

  关键要明白的是,这些钱正如我的一位基金经理人朋友所说已经“上天堂了”。换言之,这些债务的大部分永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偿付了,不可能了。

  想一想,如果企业遇到这种情况,它们会怎么做?

  这种事情司空见惯。如果银行和债券持有人将钱借给一家公司,比如说,借给了10亿美元,后来发现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只能偿付3亿美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这家公司还会信守承诺去偿还这永远无法还清的10亿美元债务吗?股东会把已经拿到手的红利支票送回公司吗?他们会卖掉自己的房子替公司还债吗?

  绝无可能。这个公司将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债权人老实承认自己的失误,接受损失,然后去搞定问题。他们会减记这些贷款,接受股权来代替。于是资产负债表面目一新,公司又开始正常运作。

  购房者为什么不这样做?

  大多数反对意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说的不准确。

  我问过一位基金经理人,他说这会导致所谓道德风险。他问:如果有人看到别人不偿还抵押借款也没有大不了,那他自己为什么要偿还呢?

  我答: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虽然违约了,但通用电气(GE)和Verizon并没有随之违约,依然在支付债券的利息。这背后的理由是一样的。你想保住你的信誉,想保住你的股本。

  如果公司违约,那么它的股东就要面临惨重损失。如果贷款买房的人违约,银行就会把房子收回。我想保住房子,也不想失去我的存款和信用评级。大多数人也都会这样想。

  有人会说,这将对金融体系产生非常可怕的影响。可是,银行无论如何都必须面对现实。他们手里的这些抵押品的价格已经跌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有人会问,“那些草率借款的人为什么不承担任何责任?”我的回答是:“那些草率放贷的银行为什么不承担任何责任?”

  要求人们不要借钱没有任何意义。人们改不了借钱的习惯。我还没见过哪个华尔街的高管会拒绝一笔无息贷款。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公司会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时候说:“不要给我们这么多钱!”人们喜欢钱,给多少就敢要多少。

  在自由经济体系中,负有合理放贷的责任的是出借人。银行向外贷款时应本着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如若不然,他们靠什么赚钱呢?靠揽储赚钱?要是那样的话,用最低工资就可以雇到那样的人。

  有人会说,借款者违约是“不道德”的。啊呀,说这种话的人大多反复无常。当一家公司要关掉工厂,将就业岗位挪到中国的时候,或者给业绩不佳的首席执行长支付5,000万美元的薪水时,他们会第一个跳出来支持。这时候,他们会说,“这和道德没关系,伙计们,在商言商!”

  但是,当普罗大众要做同样的事情时,他们就会高喊“不道德!不道德!”

  我们的经济可不是建立在道德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

  T Mobile每月可不是按照 “公平”与否向我收费,而是按照契约。你的老板不会因为你需要高薪就付给你高薪,他只按照“经济价值”给你支付薪水。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迪克‧格拉索 (Dick Grasso)将巨额奖金退回去了吗?鲍勃‧纳德利(Bob Nardelli)呢?迪克‧富尔德(Dick Fuld)呢?我们的经济是牢牢地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的。除了契约,没有其他。公司,还有富人,都是完全依照法律条文来行事的。

  美国的抵押契约是允许违约的。美国半数州的银行贷款属于“无追索权”贷款。简单地说,如果你不还贷款,只需将房子钥匙交出即可,不用承担不良贷款的其他责任。另外一半的州是所谓“半追索权”的州。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要求你补足差额,但这个要求效果有限。简单地说,银行不能动你的退休金账户和基本个人财产。一般来说,你可以继续拥有自己的汽车、个人财物,人寿保险这些东西往往也没什么事。

  大多数人,当贷款余额远远高于房子的市值时,已经没有什么财产了。

  银行心知肚明。当他们将500,000美元借给活期账户里只有1,000美元的大巴司机时,他们心里很清楚,这笔贷款的担保只能靠这个房子。

  如果他们不知道,好吧,他们本该知道的。他们的无能不是我们的错。

  有人很可能要说,“借了钱,就得还。”一般来说,我同意这个说法。我借别人的钱都会还。但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道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现在,虽然我们有数千万人无法偿还债务,但是他们还是努力去偿还。这就将相当庞大的一部分资金从社会经济中抽离了出来。这意味着,这些人就不能正常地发挥作为消费者和工作者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光临你的餐馆,或者不去参加你开设的瑜伽班,或者没有雇你重新装修厨房的原因。

  同时,数千万或数亿认真负责的企业主和雇员也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就是需求短缺的原因。这就是没有人继续招工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如果贷款余额高于房子的市值,你也不想违约的话,那你也不能把家搬到可以找到工作的地方。你已经被你贷款购买的他们的房子困住了。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僵局呢?答案就是《破产法》第11章,大规模违约。果断离场,一切一笔勾销。

  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让压缩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平衡预算?在正常的经济形势下,这都是可行的。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私营部门也开始大幅削减支出的时候,这些措施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大萧条就是这样发生的。我们现在的负债水平比大萧条时期还要糟糕。

  让政府举债?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已经无法像疯子一样借债了,”信奉凯恩斯理论的人说,“因此山姆大叔这时候必须站出来替他们这么做。”这只是把私营部门的疯狂转换为公共部门的疯狂而已。

  用刺激通货膨胀的办法?这可能是负作用最小的替代办法。但是,这也是违约,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目而已。这不再是从造成了这种后果的、草率放贷的银行那里拿钱,而是掠夺老奶奶的存款。

  发达的经济体曾两次经历了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大规模债务狂欢后的严重宿醉。

  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直到20世纪40年代大规模实施货币贬值,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美国才摆脱了危机的困扰。

  而日本直至目前还没有从那场危机中走出来。他们正在经历通货紧缩,而政府债务已经迅速上扬。

  防范道德风险的正确做法是惩罚那些轻率放款的银行,让他们承担损失。

  我已经告诉过你,你不会喜欢这个办法的。我也不喜欢。但是别的办法更糟糕。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TJU Alumni Forum 首页 -> 财经报道 论坛时间为 GMT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民意调查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Hosted by phpBB.BizHat.com

Free Web Hosting | File Hosting | Photo Gallery | Matrimonial


Powered by PhpBB.BizHat.com, setup your forum now!
For Support, visit Forums.BizHat.com